“工業做地”是指在政府指定范圍內,由政府認定的國企籌集資金,配合屬地政府實施征收補償安置工作,實施通平工作后將土地統一交由政府收儲。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(以下簡稱“花都規資分局”)按照市相關政策,積極部署實施,并出臺區級做地工作指引,全面梳理工作流程,開展做地以來成功完成土地整備152公頃,出讓土地113公頃,為花都區實現北部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提供用地保障。

勝宏公司效果圖

堅持政府主導、規劃引領、國企協同

做地指揮部錨定區級重點產業平臺及成片連片土地開發目標,按照有利于規劃落地實施、有利于經濟平衡、有利于保障重大項目用地、有利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的原則統籌劃定做地范圍,以增存聯動、供需匹配的開發理念推進片區做地。出臺區級做地工作指引,在市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做地主體的收益規則,增強做地主體的未來預期;鼓勵主體多元資金籌措,強化金融工具支持,切實激發做地主體動力。

花都(秀全)萬洋科技城效果圖

全程統籌、并聯審批、加速落地

為更好銜接前端的做地方案、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后端的用地報批,解決傳統土地儲備流程程序多,周期長的問題,花都規資分局積極探索全流程統籌實施機制。

一是借鑒地區規劃師制度,每個做地片區由一家技術服務團隊為總統籌,開展從“勘測—規劃—報批—建設”的全流程工作,并負責協調、解決項目全程的各種技術問題,有效加快項目推進。

二是精簡流程,做地方案經會議審定后,可同步開展征拆前的選址、備案、征拆補償、用地報批以及資金支付等工作。通過精簡合并工業做地流程,成功將意向選址到凈地出讓時限縮短至僅6個月,較常規收儲項目耗時縮減30%,充分提高工業做地效率。

三是推動并聯審批,結合“五證聯辦”創新舉措以及為企業提供的各類優惠政策,成功打造“招商半年可供地,拿地當月即開工”的優質營商環境。

藍海機器人公司效果圖

化繭成蝶、助力高質量發展

2025年上半年,通過工業做地,花都規資分局助力招商部門成功引入物流龍頭企業中通、圓通,生物醫藥企業華潤醫藥,智能裝備與機器人企業藍海機器人,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相關企業菲兒、亞伊,及本土孵化增資擴產企業勝宏等,成功實現了政府、做地主體、招商企業三方共贏。

未來,花都規資分局將繼續聚焦工業做地,成片連片打造一批具有花都特色、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產業園區,推動實現城市空間治理和高質量發展。(來源: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)

編輯:鄭少純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