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,“老包調解工作室”的名號越來越響亮。這個由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成立的工作室,匯聚了退休法官、退休政法干部及專職調解員,充分發揮“調解先行”優勢,成為化解基層矛盾“解壓閥”,為推進多元解紛邁出堅實一步。
化陳年積怨,舊賬得清償
“‘老包’的名稱源于我院一位退休的包姓法官。他是調解的代表性力量,大家都叫他‘老包’。”昌江法院立案庭庭長許美娟點明“老包”的雙重寓意:一是學習包拯,秉持公正、中立、廉潔;二是取“包”字內涵,承諾“一包到底”,力求實質性化解糾紛。
“老包調解工作室”工作人員(右一)在調解糾紛。(昌江法院供圖)
自成立伊始,“老包調解工作室”就展現出硬實力。十月田鎮化肥店老板王道昆就是受益者之一。
多年來,王道昆飽受“討債難”困擾,部分欠款甚至可追溯到2012年。轉機出現在2023年下半年——他遇到了“老包”。“老包”精準發力,一舉化解了困擾王道昆多年的10余起買賣合同糾紛,累計10萬元貨款被成功追回。“小本生意拖不起,這10萬塊錢太重要了!感謝‘老包’!”王道昆感激溢于言表。
“換位思考是關鍵。”負責調解糾紛的專職調解員吉承寧說出心得:他沒有搬出冷冰冰的條款,而是從雙方經濟狀況切入,引導王道昆理解對方難處,同時為債務人設計可行的分期還款方案。最終,雙方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議,并完成司法確認,確保了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。
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、打造多元解紛品牌,“老包”成效明顯。自成立以來,“老包”累計調解糾紛2000余件,成功率達90%;僅今年上半年,化解糾紛395件,成功率達96%,真正實現糾紛當事人“進得來、調得好”,有效紓解法院“案多人少”壓力。
5人“智囊團”,巧解千千結
“老包”何以善化干戈?核心在團隊!3位退休法官坐鎮,提供權威法律支持;一位退休政法干部加持,貢獻豐富基層智慧;一名專職調解員,負責一線攻堅。這支5人“智囊團”法律功底扎實、實務經驗老到,專攻信訪積案、群體性糾紛等“骨頭案”。他們不僅調處糾紛,還提供法律咨詢,貼心服務直抵群眾身邊。
除了團隊專業,“老包”之名還蘊含精神內核和目標追求。
“調解四步法”,能解矛盾結
經過近2年實戰,“老包”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“調解四步法”:“以法為基”,吃透法律法規,調解于法有據;“一案一策”,量身定制調解方案,精準“把脈”爭議焦點;“多元合力”,聯動各方力量,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共治;“回訪固效”,跟蹤履行情況,確保案結事了。“專業立身!吃透案情!為民解困!”有著6年調解經驗的吉承寧道出“老包”的核心理念。
“‘老包’由立案庭指導管理。”許美娟介紹,目前,“老包”已入駐昌江綜治中心,下一步將依托并積極參與綜治中心解紛運行,整合補充優質調解力量,強化疑難案件指導,提煉典型案例經驗,讓當事人真切地感受司法溫度與解紛速度。
在昌江,“老包”正以其專業素養和調解溫度,暢通著群眾的訴求渠道,融化了矛盾糾紛的“堅冰”。群眾對高效、便捷、低成本解紛的期盼,在昌江法院的創新實踐中,正一步步成為生動現實。(記者 畢小婷 郝文磊)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