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德州7月26日消息(記者程立龍)炎炎夏日,山東百龍創園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火熱的場景。滿載阿洛酮糖的貨車整齊排列,準備發往全球市場。作為熱量低、口感接近蔗糖的“健康甜味劑”,阿洛酮糖因復雜制備技術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。“雖然國內市占率領先,但突破國際高端市場仍面臨挑戰。”百龍創園公司負責人坦言。
破局始于一次企業走訪活動。德州市科協了解企業需求后,推動企業與江南大學共建“百龍創園營養健康創新中心”。通過聯合攻關,團隊成功突破“D-阿洛酮糖關鍵制備技術”,使產品品質達國際領先水平,助力企業順利打開歐美高端市場大門。
企業科技創新,關鍵在平臺,核心在人才。日前,234家企業的560項需求與23家國家級學會、3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“智力天團”碰撞出火花。這場由山東省科協與德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大會,也成為德州高質量發展的“新動能”。
在會上,德州市主要負責人介紹,得益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、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疊加,德州是全省唯一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城市。目前,全市擁有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,以及國家體育用品、功能糖等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460余家國家級、省級創新平臺,形成“國家級引智試驗區”的集聚效應。
在搭建人才引育平臺,構筑人才建設高地方面,當地科協積極發揮專業作用。“企業提需求、科協搭平臺、學會送服務的機制成效顯著。”德州科協負責人介紹,“我們精準對接國家級學會資源,廣泛開展人才技術對接活動,實現高端人才資源向企業高效輸送。”
類似實踐在山東遍地開花。2023年以來,山東省科協已組織開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活動63場,吸引45名院士、700余位專家與600余家企業參與,征集企業需求230余項,推介科技創新項目177項,搭建起連接科技界與企業界的平臺。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