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上海7月19日消息(記者林馥榆)上海嘉定區汽車產業特色鮮明、空間潛力巨大。數據顯示,今年1-5月嘉定汽車產業貢獻產值超1160億元,增長達8.2%,形成了整零協同、鏈主帶動的發展格局。

“上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”揭牌(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)

7月18日,“上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”揭牌,標志著該集聚區建設正式啟動。同時,重磅發布了《協同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行動方案(2025-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及《嘉定區關于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政策》)。

根據《行動方案》,到2030年,在嘉定區形成“空間載體布局完善,產業集聚效應顯著、關鍵技術創新突破、智慧設施開放聯動、應用場景規模落地”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生態。

此外,到2030年,嘉定區汽車產業規模要突破3500億元,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突破1000家,推動端到端模型、國產芯片與軟件技術突破與應用,強化車城網服務平臺能級與跨域互聯互通,實現L3級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,推動L4級自動駕駛汽車實現商業化運營。

據嘉定區經濟委員會主任項平指出介紹,新政策秉持“精準施策、務實高效”的原則,按照汽車產業發展趨勢,進行了全面系統升級,圍繞5大重點方向、18項重點任務系統布局。《若干政策》指出,打造高能級垂類應用生態,鼓勵無人駕駛車輛(裝備)示范應用,最高獎勵500萬;加快L3、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,對L4以上基礎車型應用達100輛以上的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。

自動駕駛汽車正在測試(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)

隨著智能革命、能源革命、材料革命深入演進,汽車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趨勢更加凸顯,去年,上海全市汽車產業規模達1.1萬億元,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達164.5萬輛,穩居全球城市第一。目前,上海已形成“上游三電系統—中游整車制造—下游車聯網服務”的完整產業鏈,集聚上汽、特斯拉、雷克薩斯等9家整車企業和6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業,累計開放超1500條、近2800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。

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湯文侃表示,今年是“十五五”規劃編制之年,在新起點上推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,對上海加快新型工業化、培育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。“上海將加快構建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,強化市區協同,聚力打造產業新引擎。”

為此,上海將強化市區協同,支持嘉定、浦東、臨港等重點區域,健全工作推進機制,強化“一賽道、一方案、一政策”供給,用好市級產業轉型升級基金,加快汽車全產業鏈發展。

另一方面,上海要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攻關突破車規級芯片、固態電池、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、智能底盤等關鍵核心技術,培育獨角獸企業、瞪羚企業。

強化生態培育、打造示范應用新高地是下一步上海在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重點工作。湯文侃表示,上海將打造自動駕駛數字孿生實訓場,推動端到端大模型仿真應用,加快布局智能重卡、智能出租、智慧公交、無人駕駛裝備等新型示范場景,同時更緊密聯動長三角,深化智能網聯汽車應用“連點成片”。

編輯:沈梅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